2019生物医药IPO报告:中国包揽冠亚军,肿瘤领域热势未减

2019年即将结束,从生物医药领域IPO回顾这一年,虽然开局缓慢,前几个月并不活跃,但后面开始持续发力,可谓是“低开高走”。与2018年的“boom(繁荣)”相比,用“party on(盛宴继续)”作为今年的关键词再合适不过了。

 

640[5].png

每年末,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NRDD)都会回顾并点评当年生物产业的IPO情况,18年关键词是“boom”,今年是“party on”(DOI:10.1038/d41573-019-00213-6)

 

2019年全球生物医药IPO繁荣依旧


截至12月6日,2019年全球共有54家生物技术公司上市,共筹集了近76亿美元的新资本。略逊于2018年(共76宗ipo,筹资近85亿美元)的峰值。但是从平均IPO来看,2019年为1.43亿美元,而2018年为1.16亿美元。这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生物领域仍然看好。

NRDD指出,对产品处于不同开发阶段、成立时间、合作方式以及聚焦不同业务的公司而言,它们在市场的融资需求也有所不同。比如:

成立10年以上的企业IPO数量最高,其次是成立4年的企业,成立5~9年的企业IPO占比最少;

已有产品上市的企业中,平均融资高达6亿美元,而产品处于临床早期阶段的企业平均融资额不到1亿美元;

在2019年IPO的企业中,从事小分子药物开发的企业占到了27%,其次是生物制品(12%),寡核苷酸排在第三(5%)。

在纳斯达克市场,有三家新锐企业跻身IPO融资金额年度前五。其中致力于开发治疗罕见遗传病创新疗法的BridgeBio Pharma公司,于6月正式登陆纳斯达克,通过IPO融资逾4亿美元,位列今年IPO总额第三。BridgeBio的主要研发领域是由于单基因缺陷而导致的罕见病,以及具有清晰遗传驱动因子的癌症。

Adaptive Biotechnologies在今年6月的IPO中筹集了3.45亿美元,该公司销售基于序列的癌症诊断技术,并与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合作开发基于T细胞受体的疗法。这家成立10年的公司在上市前已经筹集了超过5.7亿美元的资金。

Gossamer Bio于2月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通过IPO募集了2.9亿美元,在IPO融资TOP10列表中排第五。该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免疫学领域,目前在药物研发管线中已有5个研发项目,其中3个研发项目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该公司的主打候选药物GB001是一种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的DP2拮抗剂,这是一种难以控制的慢性肺部疾病。


2019年生物技术公司IPO募集金额TOP10(单位:亿美元)

640[1].png


中国IPO表现非凡


“风险投资的持续增长和中国生物科技产业的不断成熟推动了2019年的IPO总数。”NRDD近日在刊文时这样评论。

的确,放眼2019年的IPO数据,中国生物企业表现抢眼。2019年,8家中国生物制药公司在港交所的IPO中筹集了总计23亿美元的资金——几乎是同期欧洲生物科技公司同期筹集资金的10倍,这也弥补了欧洲IPO数量的不足,使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维持着平衡。

从IPO融资金额看,豪森药业、复宏汉霖和基石药业3家在港交所IPO的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入围TOP10榜单。

在生物制药公司2019年的IPO中,豪森领跑。该公司在6月份的IPO中筹得10亿美元。超越去年底创下史上最大规模生物技术 IPO 的Moderna Therapeutics 的6亿美元,成为了生物技术行业史上最大的IPO融资案例。豪森药业成立于1995年,致力于中枢神经系统、抗肿瘤、抗感染、糖尿病、消化道和心血管六大领域。目前,该公司有近100种在研产品,其中6种是已进入2期临床试验或更晚期阶段的1.1类分子实体创新药。2019年,该公司1.1类创新药甲磺酸氟马替尼(商品名:豪森昕福)和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商品名:孚来美)在国内获批上市。

复宏汉霖于今年9月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募集约4.1亿美元资金,为生物医药领域年度第二大IPO。其首款产品HLX01(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汉利康”)已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款国产生物类似药。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有2款产品获得中国新药上市申请受理,1款产品获得欧盟新药上市申请受理,14款产品、6个联合治疗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开展20多项临床试验。目前,HLX03(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与HLX02(曲妥珠单抗注射液)已获NMPA新药上市申请受理,并已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基石药业于今年2月份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通过IPO筹集了2.85亿美元的融资。该企业目前有15种肿瘤候选药物组成的产品管线。处于临床前阶段的有5款,临床阶段的有10款。今年7月,该公司的avapritinib实现首例中国受试者给药,该款产品目前正在进行全球3期临床研究。

 

风险回报


根据NRDD报告统计,有11家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的公司在2019年上市,与2018年的数量相同。其中有6家公司的募集超过1亿美元资金。这其中又以Precision BioSciences和Akero Therapeutics两家平均回报率较高。


2019年IPO生物技术公司股价涨幅TOP10(截止12/6收盘)

2.png


Precision BioSciences是一家有13年历史的基因疗法公司,该企业于今年3月募集1.45亿美元资金,用于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CAR-T疗法的临床研究。Akero Therapeutics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致力于研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其他严重代谢疾病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在今年6月募集了1亿美元资金。该公司的主要候选药物AKR-001,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目前正在2期临床试验阶段。


肿瘤领域仍然备受资本青睐


2019年,肿瘤学领域继续吸引大量的IPO资金,累计超过25亿美元。其中表现最佳的癌症公司是Turning Point Therapeutics和NextCure

 

2019 biotech IPOs party on-3.jpg


Turning Point于4月17日登陆纳斯达克,共募资1.91亿美元,其股价自4月份IPO以来上涨了185%。该公司的核心项目是下一代激酶抑制剂repotrectinib,主要用于治疗遗传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和晚期实体瘤。

由陈列平博士等人创立的NextCure于5月9日登陆纳斯达克,共募资0.75亿美元,这家专注于免疫肿瘤学的生物技术的企业自5月份上市以来,股价就暴涨了235%。

 

2020年,生物制药企业IPO仍是重点


总的来看,这份报告显示截至12月初,市场上对2019年IPO的种类大多友好,大赢家们都各自从早期的成功中获利。

无独有偶,根据安永日前在北京发布的《穿越迷雾,中国内地和香港再次成为全球第一IPO市场》报告来看,2019年生物产业位列科创板主题产业第二,IPO数量占比24%,筹资额占比19%。科创板排队企业中,来自生物产业的企业占比约23%。说明生物产业依然是资本家不肯松手的香饽饽。

安永华明审计服务合伙人张宁宁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科创板排队企业当中,生物企业占了较大比例,我们在服务于资本市场的相关客户时也看到,这个行业的企业有比较强烈的上市意愿。”这也反映了生物制药企业将是2020年资本市场的重点之一。

最后,我们也期待在资本的助力下,众多的企业能持续推进各自的创新疗法项目,早日为全球病患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