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十大免疫肿瘤学初创公司榜单出炉,这家中国公司入选!

肿瘤免疫治疗正如火如荼。数据显示,全球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市场规模迄今已达840亿美金,预计到2026年,还将增长三倍以上,高达2428.6亿美元。

巨大的市场份额催生更多的公司进入免疫疗法赛道,近日,生物技术网站GEN发布了《2019年全球免疫肿瘤学领域TOP10初创公司》榜单,今年上榜的十家初创公司共募资55.96亿美元,较去年榜单上的公司高出18.5%(47.22亿美元),这表明,投资者对创新肿瘤免疫疗法仍倾注了很多期待。值得一提的是,天境生物是今年中国唯一一家上榜的免疫肿瘤学初创公司。


以下是榜单TOP10公司的情况介绍,根据公司名称,募集资金总额及总部地址罗列。


10、Fate Therapeutics


3.681亿美元


美国圣地亚哥


10.png


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开发程序性细胞免疫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该公司利用其专有的iPSC产品平台,衍生了NK细胞和T细胞免疫疗法,其iPSC平台可以批量生产工程化的同质细胞产品,可以重复给药,以调节更有效的药理活性。


9月,Fate Therapeutics通过普通股发行筹集了1.731亿美元,同月,它在圣地亚哥开设了一家cGMP制造工厂,生产“即用型”NK细胞和CAR-T细胞。


也是今年,Fate用其研发的FT516对首批患者进行了治疗,该产品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B细胞淋巴瘤。此外,FDA还批准了该公司的抗体药物FT596的临床申请,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据悉,今年1-9月,该公司还创造了787.8万美元的合作收入。


9、天境生物


3.798亿美元


中国上海


9.png


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底,是一家聚焦在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新药研发生物科技公司。该公司凭借在靶点生物学、抗体分子工程研发及转化医学研究上的优势,正快速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项目管线。


今年10月29日,天境生物申请了1亿美元的IPO,实际募集金额尚未确定。2018年至2019年6月,该公司获得了980万美元的授权和合作收入。10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该公司开展TJD5的临床试验,这是一种针对晚期实体肿瘤的新型CD73抗体。同时,天境生物/MorphoSys的CD38抗体(TJ202/MOR202)获得了临床批准,在中国开展2/3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TJ202/MOR202由MorphoSys开发,天境生物拥有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8、Forty Seven


3.817亿美元


美国加州门洛帕克


8.jpg

该公司是一家临床阶段免疫肿瘤学公司,致力于开发新型检查点疗法,以激活巨噬细胞对抗癌症。该公司专注于将CD47作为一种吸引巨噬细胞对抗肿瘤的治疗方法,其先导疗法5F9是一款靶向CD47的单克隆抗体,开发用于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


今年7月,该公司通过后续融资筹集了约8050万美元,同时通过与小野制药(Ono Pharmaceutical)的合作,获得了157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高达1.2亿美元的潜在合作金额。此外,该公司从加利福尼亚再生医学研究所获得了1520万美元的赠款,以及从白血病和淋巴瘤协会获得了400万美元的赠款。9月,FDA授予其在研产品magrolimab(5F9)快速通道资格,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7、Arcus Biosciences


 839亿美元


 美国加州海沃德

7.jpg


该公司于2015年成立,是一家癌症免疫治疗药物研发商,主要致力于挖掘、开发创新型癌症免疫治疗药物,其开发的主要项目有AB928(A2aR/A2bR拮抗剂)、AB154(α-TIGIT抗体)、AB421(CD73抑制剂)等。


Arcus Biosciences成立3年后就在纽交所IPO挂牌上市,去年该公司宣布已从首次公开募股(IPO)中募资1.2亿美元。2017年,该公司通过与Taiho Pharmaceutical合作,筹集了3300万美元。


该公司目前至少有2款先导产品挺进1期临床。其中AB928的作用靶点为腺苷受体抑制剂,AB122为抗PD-1单克隆抗体。无论腺苷受体,还是PD-1,都是肿瘤细胞依赖的免疫逃逸信号,从而逃过免疫攻击赖以存活。AB928 和AB122可分别逆转阻断上述两类免疫抑制剂信号,达到激活抗癌免疫反应的治疗作用。Arcus预计2020年中期报告来自多个Ib期研究的数据。

 

6、Gritstone Oncology


 3.889亿美元


 美国加州埃默里维尔

6.jpg


该公司是一家免疫肿瘤学公司,开发肿瘤特异性癌症免疫疗法,以对抗多种癌症类型。该公司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自然力量来识别癌细胞上呈现的肿瘤特异性短肽序列,称为肿瘤特异性新抗原(TSNA),以破坏肿瘤细胞。


此前,该公司筹集了2.16亿美元的私募融资,并在去年10月IPO募集9560万美元。今年4月,该公司在公开募股中募集约7480万美元;今年1-6月的合作收入约为250万美元。


今年8月,该公司在I期临床中对首例患者给予了SLATE-001治疗,这是一种通用型癌症免疫疗法,靶向源于癌症驱动基因突变的一种共享TSNA。其先导疗法GRANITE-001是一种基于患者特异性新抗原的个体化免疫疗法,目前处于I/II期临床,联合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常见实体瘤,包括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微卫星稳定性结直肠癌、胃食管癌和膀胱癌。


5、Autolus Therapeutics


 4.49亿美元


 英国伦敦

0034577774e8f9cc2b3258518c4bd91e.jpg


该公司致力于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新一代CAR-T细胞疗法。目前,该公司有10款在研CAR-T产品。


今年4月,该公司在公开募股中募集了约1.9亿美元。11月5日,该公司药物AUTO1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获FDA授予孤儿药资格,AUTO1目前正在进行两项I期临床试验,一项治疗儿童ALL,一项治疗成人ALL。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上半年启动AUTO1治疗成人ALL的一项关键临床项目。


4、Rakuten Medical


 约4.72亿美元


 美国加州圣马特奥


68d1dbf3500a57246db8aa532ffb3b40.jpg

该公司致力于利用其独特的光免疫疗法(PIT)技术平台研发精准靶向癌症疗法。其先导疗法ASP-1929是一种由西妥昔单抗与IRDye700DX构成的ADC抗体,靶向在多种实体瘤表明表达的肿瘤抗原EGFR。PIT由药物(靶向癌症的、可光活化的ADC)和光照系统组成。当ADC与肿瘤细胞靶向结合后,可在局部由光导纤维释放的红外光激活,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今年7月,该公司宣布在C-1优先股融资中从日本电子商务巨头Rakuten获得了1亿美元融资。此次融资将Rakuten在Rakuten Medical的股权比例增至22.6%。在SITC第34届年会上,该公司公布新的临床前数据,表明其CD35靶向性PIT疗法联合抗PD-1疗法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并在目标肿瘤中产生协同抗肿瘤活性


3、Rubius Therapeutics


4.993亿美元


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


69f7b971f2259cbba51ae98239382e8a.jpg

该公司致力于开发名为红细胞疗法(RCT)的新一类药物。Rubius独有的RED PLATFORM™平台能开发Red-Cell Therapeutics™(RCT)产品,这些基因工程化的去核红细胞能为多个治疗领域的患者提供异体、即用型的细胞疗法。


今年11月8日,该公司在第34届癌症免疫治疗学会(SITC)年会上公布了先导人工抗原呈递细胞项目RTX-321的临床前数据。在AACR-NCI-EORTC国际分子靶点与癌症会议上,该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其RCT可被设计成个体化新抗原的一种可加载系统,从而解锁了RED平台的潜在新用途。


2、Allogene Therapeutics


 7.928亿美元


 美国加州南旧金山

dffbe38a03e356722618297d628eedc3.jpg


该公司专注于开发治疗血液癌症和实体瘤的同种异体CAR-T疗法,这种疗法也称“通用型”CAR-T疗法,无需重复从患者体内提取免疫细胞、体外编辑和改造、体外扩增、输注回患者体内这一繁复而耗时的过程。


11月5日,Allogene Therapeutics和Notch Therapeutics表示,他们将合作开发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AlloCAR™疗法,用于治疗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在内的初始血液癌症,Notch将通过本次合作产生超过3亿美元的收入。


Allogene已启动一项1期临床试验,以评估ALLO-715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疗效。此外,该公司也正在开展一项名为IAL ALPHA的1期临床试验,评估ALLO-501在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疗效,该研究目前正在招募患者,研究数据预计将于2020年揭晓。


1、BioNTech


14.8亿美元


德国美因茨

91eeca92c07a43aeb93aa4543da4f6e2.jpg


该公司是欧洲最大、发展最快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在癌症和其他疾病的个体化疗法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BioNTech专注四大技术领域,包括mRNA疗法平台、细胞与基因疗法平台、蛋白质疗法平台,以及小分子疗法平台。


2019年1月,赛诺菲延长与BioNTech在2015年签订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一种正处于1期临床的肿瘤免疫疗法SAR441000(BNT131),BioNTech从中获得了8000万欧元(约合8840万美元)。在7月的B轮融资中,BioNTech筹集了3.25亿美元。在10月10日的首次公开募股中,BioNTech又筹集了1.49亿美元的净收益,这也为该公司的转型之年画上句点。